新闻资讯

雷火竞技入口“陕茶1号”出圈记

  3月26日,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龙泉村汉水韵茶园里,茶农在采摘鲜芽。 本报通讯员 周亭松摄

  “现在新芽刚长出来,量很少。要等两天以后,您看可以吗?”3月29日一大早,安康市汉滨区茶农单林江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他带着几十名工人当天采摘、当天加工,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雷火竞技入口“陕茶1号”出圈记

  当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安康的山野,大大小小的茶园成了最有人气、最具活力的地方。茶垄间,脚步密集、手指飞舞;工厂里,机器转动、茶香四溢;电话中,订单不断……

  近年来,汉滨区立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和富硒资源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品牌赋能、要素融合,着力推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汉滨区双龙镇,汉江南岸产茶大镇。春茶开园是该镇一年中重要的农事活动之一。4月1日下午3时,王衍成坐在会客厅里,一杯接一杯地泡茶,邀请客人品鉴并提出建议,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及时传递建议到100米外的茶厂,制茶师根据这些信息调整烘焙的火候。直到第20杯茶入口,王衍成的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今年的高端产品‘陕茶1号’仙茗就按照这个技术标准生产。”

  从风华正茂到花甲之年,为了推广富硒茶,王衍成不知疲倦地奔走于茶园与茶厂、城市与乡村。他有许多头衔——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级农艺师、农业科技工作者等,但他最认可的还是“陕茶1号”育种人。

  “‘陕茶1号’茶叶光泽好,芽叶肥壮,干茶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清澈,深受市场欢迎。而且我们的茶树具有发芽早、长势旺、适应力强等优点。”王衍成说,它是陕西省唯一的茶叶适生优良品种,已在全省推广,202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目前,“陕茶1号”茶树已经在11个省示范种植,推广面积10多万亩。2024年销售茶苗1500万株。

  大竹园镇,汉江北岸产茶重镇。每年春茶开园,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单林江就会非常忙碌。这两天,为了准备赴西安推广的几百斤茶叶,单林江夫妻俩采茶、收购、运输、加工,忙得不亦乐乎。

  蜿蜒的嵩坪河自凤凰山而来,流经、汉滨,向汉江而去。两岸的谷地、山坡是天然的富硒茶产地。依托优良的生态,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大竹园镇大竹园社区、粮茶村、二联村种植连片优质茶园1200多亩。雷火竞技网址

  随着交通条件持续改善,该公司以茶园为基础,以大型生产研发基地为核心,建成5000平方米的东旭茶庄,打造集制茶体验、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应用研发、旅游研学、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见父亲忙不过来,单林江在外求学的一双儿女也相继归来,一个负责线上销售,一个负责旅游推介。2023年,雷火竞技网址以东旭茶庄为主体的汉滨区龙头湾茶语漫游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7000多人。

  2017年以来,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以及订单收购、返租倒包等方式带动867户群众实现增收。

  4月3日,流水镇良田村,一派热火朝天的采茶景象。安康市汉滨区周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把直播间搬进了茶园。她面前是直播设备,身后是采摘鲜叶的茶农。面对镜头,李静介绍着茶园:“我带大家看一看我们茶园的风景。这里三面环水、阳光照射充足,所以我们的茶叶口感鲜甜。有需要了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我的直播……”

  随着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李静发挥自身优势,陆续开通多家网上店铺和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直播间,宣传推介家乡的茶叶,全力开拓“云端”市场。2024年,李静团队线多万元。

  近年来,汉滨区持续在种植、生产、销售上全方位发力,以种苗、技术、理念“三变”推动富硒茶产业提质升级。汉滨区现有茶园21.5万亩,年产量突破1万吨,建成“陕茶1号”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培育茶叶园区56个、加工企业78家,入选全国茶业重点县域。

  汉滨区委书记吴大林表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强化链主企业建设,培育茶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切实推动汉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周亭松 周濬)

Copyright © 2018-2024 雷火竞技(TF)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