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华:“兔乐之”古茶从“绿叶”到“金叶”的蜕雷火竞技网址变
央广网楚雄4月14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春风春雨送春茶,茶乡恰迎好时节。眼下正是采摘春茶的最佳时期,在云南南华哀牢山深处兔街镇的茶园里,茶农们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着枝头的绿芽,爽朗的笑声此起彼伏……
南华兔街镇地处哀牢山南坡,南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接壤,种茶历史悠久,有生态茶园 2.63万亩,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4697棵,素有“哀牢古国,千年贡茶”的美誉。然而,粗放的茶园管理方式和小作坊式的分散加工,让兔街茶一直被藏匿于深山,直至2022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当地通过采取举办采茶节、校地携手、发展茶园立体经济、树立公共品牌等措施助推茶产业蜕变。
“世人只知普洱茶,我们紧挨着普洱的兔街茶却鲜为人知。”从事茶叶加工30多年的兔街镇半坡茶厂厂长李正成表示,“现在好了,自从2022年镇里举办第一届古茶文化节以来,我们的茶叶就越来越好卖,去年还卖到了上海。”
“我们办节的初衷就是提高我们茶叶的知名度,旨在通过节庆的方式提升茶叶的产值,增加茶农的收入。”兔街镇党委书记王加宏说道。
据悉,2022年以来,该镇成功举办三届古茶文化节,2024年“兔乐之”古茶文化节当天游客量超1.2万人次,新质生产力助推兔街茶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直播观看量达1240.42万人次,实现线余万元,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10余万元。
“都说我们的茶叶好,但是好在哪?以前我们不知道,也说不清楚,有了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专家团队的检测报告,我终于知道我们的茶优势在于‘三多一少’(氨基酸、茶多酚、硒含量多,咖啡碱含量少)了。”兔街镇半坡村党总支书记阿发荣说道。
据介绍,2022年,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王白娟专家工作站在兔街镇挂牌成立、科技小院和科技特派团等基层科研工作站也相继建成。3年间先后组织13批、270人次,深入兔街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先后帮助兔街镇编制涉茶产业专项规划 4个,雷火竞技app完成 135余份古茶树种质资源的17项生化指标及8项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指导茶农套种滇黄精200余亩、重楼400余亩,养殖胡蜂1万窝,建成立体生态示范茶园600亩。
“以前我们的茶园就只是茶园,除了茶的收入就没有了,现在好了,在农大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的茶园可以种药材、养蜂,茶园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兔街镇小村茶厂负责人彭有祥告诉记者。
好的茶叶需要有一个响亮的品牌才能迸发出新的力量,为此,兔街镇很快便将重心放到了公共茶品牌的打造上,率先提出了茶产业“1+X”发展模式,以村办企业兔乐之茶庄园牵头,整合全镇茶叶资源,依托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校地合作和沪滇协作契机,打造“兔乐之”区域公共品牌、开发系列产品,通过统一授权商标、统一购销订单、统一加工标准和引导茶企参加茶博会、国际茶日、“茶录传承”茶王大赛等茶活动,持续扩大“兔乐之”品牌效应提升品牌价值。
同时,该镇还在努力延伸茶产业链,探索开发“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 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建成集茶室、民宿、美食于一体的茶庄园1座,组织发动群众自建民宿1栋18间,完成10公里茶园道路硬化,铺设茶园观景通道 4.2公里,安装茶园照明太阳灯60盏,开发“兔乐之”茶具、茶杯、茶袋等系列文创产品。
如今,“兔乐之”古茶实现了从“绿叶”到“金叶”的成功蜕变,曾经藏匿深山的古茶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据统计,2024年兔街镇干茶产量达825吨,产值1.08亿元,产值较2021年翻了13.6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