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茶叶致富开江一方百姓雷火竞技
春日的暖阳轻柔地洒在开江县广福镇,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清新茶香,又一年的茶叶采摘黄金期翩然而至。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广福镇立足自身生态与资源优势,深耕茶产业,实现了从“一片叶”到“一条致富路”的蜕变,将普通“茶叶”雕琢成熠熠生辉的“金叶”,开辟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致富新路径。
近日,记者步入广福镇兰草沟村的茶园,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排排茶树整齐排列,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在春日里焕发着勃勃生机。经过春雨的悉心润泽,茶芽个个肥硕饱满,色泽翠绿欲滴,叶质鲜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每一片都在尽情展示着春日蓬勃的生命力。
茶园中,数十位采茶工人身挎竹篓,身姿轻盈地穿梭在茶树间。他们的双手好似灵动的精灵,在枝叶间快速而精准地舞动,指尖轻轻一触,嫩绿的茶青便乖巧地落入篓中,不过片刻,竹篓就被满满的茶青填满。
广福镇兰草沟村福龟茶叶种植基地坐落于大梁山南麓,平均海拔730米。这里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茶叶生长天堂,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云雾时常缭绕,为茶树营造出温润的小气候;湿度始终保持在适宜区间,让茶树舒适生长。并且,这里没有工业污染的侵扰,水土保护十分到位,大气环境质量极高,为茶叶种植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自然条件。目前,该基地茶园规模已达3000多亩,种植的茶叶品种丰富多样,涵盖了绿茶、红茶、老鹰茶等多个品类。这些茶叶凭借着优异的品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与良好口碑。
村民刘大妈是土生土长的兰草沟村人,也是茶园里的资深采茶能手。自茶园建成后,每年采茶季,她都会和附近的乡亲们一起,准时来到基地务工。提及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刘大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茶厂干活,一年能多挣7000到8000块钱呢。既能守着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实实在在地增加收入,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越过越好啦!”
广福镇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昭亮介绍道:“今年春茶采摘工作已经全面开启,由于今年气候有些特殊,相比往年推迟了大概半个月。不过好在天公作美,当前茶叶的长势十分喜人,漫山遍野都是丰收的景象,预计今年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按照目前的进度估算,春茶采摘预计会在5月20号左右圆满结束。”
山上是热火朝天的采茶场景,山下的茶叶加工厂同样一片繁忙。在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忙碌的春日乐章。刚刚从茶园采摘下来的新鲜茶青,被马不停蹄地运送至此,开启它们的“变身之旅”。经过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等一道道精细且严谨的工序,原本嫩绿的茶青最终华丽转身,成为了香气扑鼻、令人陶醉的明前茶。
值得一提的是,丁昭亮不仅肩负着合作社负责人的重任,还是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江福龟茶叶传统手工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经他那双满是岁月痕迹却又无比灵巧的双手制作出来的茶叶,口感醇厚,回甘悠长,茶叶的色泽温润翠绿,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品质堪称上乘,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丁昭亮难掩兴奋地向记者透露:“目前,我们企业正在全力生产手工非遗茶、毓秀毛峰和雀舌这几款主打产品。就拿手工技艺非遗茶来说,市场反响特别热烈,现在订单已经接到200多斤了,按照这个趋势,今年仅这款茶的产值预计就能轻松达到60多万元。”
近年来,广福镇因地制宜,紧紧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茶产业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将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度融合。通过积极推行茶叶标准化种植管理,让每一片茶叶都能在科学的呵护下生长;采用科学规范化加工制作,雷火竞技下载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以及创新性地开发茶园观光旅游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断为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壮大绿色、生态的茶产业规模。同时,广福镇积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展销会、茶文化节等活动,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努力将小小的茶叶培育成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据了解,目前广福镇已成功培育形成福龟茶场、双河茶场两大龙头企业,茶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现已拓展至6000余亩,直接带动辖区500余户村民加入种植合作社,茶叶年产值高达五百余万元。茶产业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逐渐成为广福镇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带领着广福镇的百姓们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