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竞技app义乌中外居民共品青团茶艺共享清明文化盛宴
本报义乌4月3日电(记者 何贤君 杜羽丰 共享联盟·义乌 李爽爽)4月3日,在美丽的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由鸡鸣山社区联合同悦社工携手举办的“文化共融·清明雅集”中外居民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居民共襄盛举。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也是对传统习俗的生动演绎,营造出和谐共生的社区氛围。
活动的特别之处在于,参与者中的20多名外籍居民来自伊朗、印度、俄罗斯、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雷火竞技与本地居民肩并肩,手把手地一起制作传统的清明美食——青团,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热情洋溢的社区居民早早采摘新鲜的艾草,并准备好各种制作青团所需材料,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序地开展着制作课程。
“先把面揉一下,然后用大拇指转一个洞,放入少量红糖,再捏成三个角……”在教会外籍居民制作青团的过程中,掌握传统技艺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亲切,更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外籍居民马吉德来自也门,他尝过自己手工制作的青团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做青团,雷火竞技味道甜甜的,非常好吃,传统文化的体验非常有趣。”
传统青团的制作,不仅是对先人缅怀的象征,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健康、和谐生活的美好祈愿。社区工作人员向外籍居民详细讲述了清明节的习俗与意义,尼泊尔的夏凯是这次活动的一位参与者,他听后深受感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着我的生活。义乌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城市,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11年,离不开义乌。”
除了青团,活动现场的茶艺体验也让外籍居民们大开眼界。在专业茶艺师的指导下,外籍居民“.穿越”千年,体验宋代的点茶艺术。茶艺师身穿精美的汉服,娴熟地展示每一个步骤,讲解点茶的文化背景与技巧。当外籍居民们按照指示,亲手进行点茶的四个基本步骤——撮末于盏、注汤入盏、搅拌茶末,每个人都认真而兴奋。雷火竞技
来自埃及的赛义德感慨道:“中国的茶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让我开了眼界!”他们激动地用茶粉在泡好的茶汤上作画,描绘出各种美丽的茶花样式。当尤利娅,来自俄罗斯的外籍居民,在漆黑的茶汤上写下“爱中国”三个字时,她感叹这样的体验让她难忘。
鸡鸣山社区有着“联合国社区”的美誉,该社区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8名外籍居民,形成了一个多国籍、多文化的大家庭。社区党委书记王校校说:“为了更好地帮助外籍居民融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社区每到节假日就会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促进中外居民的文化交流和情感沟通,这一传统已延续8年之久。”
在此过程中,中外居民通过共同的文化体验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也展现出义乌市对于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开放态度。无论是制作青团,还是茶艺表演,都是共融文化、传承传统的重要体现。当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外国的文化相遇时,碰撞出的火花,既温暖了心灵,也进一步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清明雅集,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更是义乌开放包容的缩影,未来的文化交流依然值得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